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的分析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or short-term outcomes following positional maneuver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熊彬彬[1,2] 赵晓明[1] 刘劲[1] 林春梅[1] 伍慧卿[1] 梁勇[2]

Zhao Xiaoming;Liu Jin;Lin Chunmei;Wu Huiqing;Xiong Binbin;Liang Yong(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Surger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uhai, Zhuhai, 519000;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Surger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珠海519000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州510515

出  处:《中华耳科学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473-4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短期内多次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39例在本院耳鼻喉门诊首诊,2周以内经反复(3次以上)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BPPV患者其2周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诊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此类患者占同期全部BPPV患者的9.8%(39/396),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26岁~81岁,平均63.0±14.5岁,60岁以上的28例,占71.8%。单侧后半规管BPPV 5例,单侧后半规管嵴顶BPPV 7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7例,单侧水平嵴顶BPPV 10例,上半规管BPPV 3例,混合型BPPV 7例。其中特发性的25例,继发性的14例(头部外伤7例,梅尼埃病2例,前庭神经炎1例,突发性耳聋1例,中耳炎1例,偏头痛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超过2周3次以上的手法复位,后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壶腹嵴受累者采用Epley+Semont法,水平半规管及水平壶腹嵴顶受累者多采用Barbecue+Gufoni或Casani+强迫健侧卧位法,上半规管受累者采用Yacovino法进行复位,39例中28例结合Brandt-daroff体位训练及其药物辅助治疗。2周后-1个月内眩晕和变位性眼震能够完全缓解的19例,1个月后能够完全缓解的26例,2个月后和3个月后能够完全缓解的分别为31例和34例,随诊1年手法复位完全无效的5例,完全缓解的34例中1年内复发的21例(占61.8%)。结论2周内经历多次手法复位疗效欠佳的BPPV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嵴顶结石、多管受累、头部外伤、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是可能是其复位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此类患者一次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多数需要联合多种复位方法,结合体位训练和药物辅助治疗;个别患者手法复位完全无效;复位有效者,部分容易复发。

关 键 词:短期疗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分 类 号:R76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