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5,6,11,12-四苯基四苯并掺杂8-羟基喹啉铝薄膜的荧光谱及发光机理 ( EI收录 SCI收录)
Mechanis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5,6,11,12-Tetraphenyl-tetracene Doped 8-Hydroxyquinoline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光电子材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2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98JJY2 0 4 7);湖南省教委青年基金 (2 0 0 0B0 0 6)资助
年 份:2002
卷 号:22
期 号:5
起止页码:718-7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EI、IC、INSPEC、JST、PUBMED、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179099400004)、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179099400004)、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用高荧光染料的 5 ,6 ,11,12 四苯基四苯并对 8 羟基喹啉铝进行掺杂 ,测量其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谱。结果表明 :在低掺杂时 ,主发光体是Alq ,掺入的Rubrene作为客发光体只是在Alq带隙中引入了分立能级 ;随着掺入的Rubrene浓度增加 ,Rubrene成了主发光体 ,Alq变成了客发光体 ,出现了发光体的互换现象。由于Rubrene的吸收光谱与Alq的发射谱重叠较大 ,在光致发光中存在从Alq向Rubrene的能量传递和电荷转移过程 ,而电致发光则是由于Rubrene导带 (LUMO)比Alq导带 (LUMO)低很多 ,且它们价带 (HOMO)基本相同 ,使得从负电极注入到Rubrene导带中电子浓度远大于注入到Alq导带中电子浓度 ,造成Rubrene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复合的几率比Alq中的复合几率大得多 。
关 键 词:5,6,11,12-四苯基甲苯并 掺杂 8-羟基喹啉铝 薄膜 荧光谱 发光机理 有机薄膜 分立能级 电荷转移 荧光染料 能量传递 电致发光器件
分 类 号:O482.31] TN386.1[物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