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的抬升演化:构造-热年代学约束 ( EI收录)
Uplifting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Uplift Belt,Qiangtang:constraints from tectono-thermochro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O Zhen;LU Lu;WU Zhenhan(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College of Paleontology,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2]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羌塘盆地隆鄂尼-鄂斯玛地区油气地质构造调查"(DD20160161)
年 份:2019
卷 号:26
期 号:2
起止页码:249-2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BSCO、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综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113~43 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169~103 Ma)、锆石U-Pb年龄(215~206 Ma)、黑云母K-Ar年龄(186~178 Ma),通过磷灰石热史模拟,TASC图谱分析和矿物封闭温度-年龄等手段,获得了中央隆起晚三叠世至今较为完整的冷却抬升历史。中央隆起主要经历了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至今四期冷却事件,与南北羌塘板块后碰撞伸展、拉萨-羌塘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及中新世南北向走滑-伸展存在动力学联系,造成11.4km、2.85km、4.3~5km和0.85km的抬升量。中央隆起在侏罗纪相对两侧盆地抬升,随着两侧盆地经历了侏罗纪的沉积增厚,与两侧盆地高差减小,在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位于海平面附近,随后快速抬升至2~2.5km,统一接受晚白垩世红层沉积,并经历长期持续的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进一步抬升至5km,随后受到中新世古大湖夷平和南北向伸展作用影响,中央隆起相对盆地发生差异抬升。
关 键 词: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构造-热年代学 中央隆起 羌塘
分 类 号:P542] P597.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