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武汉市主城区用地结构遥感监测及动态变化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Dynamic Change of Urban Land Cover Structure of Main Urban Region in Wuh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Bin;WANG Hongzhi;XU Xinliang;CHEN Dechao;WU Xinmei;FU Yangyang(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Geographical Process,Wuhan 430079,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Jiangsu Province,Suzhou 215009,China;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苏州215009 [4]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3113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302);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18CX ZZ001)~~
年 份:2019
卷 号:21
期 号:2
起止页码:293-3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基于武汉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对武汉市主城区内部用地结构进行了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990-2018年武汉市主城区用地结构类型以不透水层、植被和水体为主,用地结构演变模式主要表现为植被和水体向不透水层的转化。主城区内部不透水层面积由1990年的329.73 km^2增加至2018年466.69 km^2,增加了136.96 km^2;植被和水体面积则由1990年的332.74 km^2、318.26 km^2减少到2018年的320.46 km^2、196.39 km^2,分别减少了12.28 km^2、121.87 km^2;裸土地面积较小,整体变化不如前3种用地类型显著。本研究可为城市功能用地制图、城市用地效率分析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用地结构 时空演变 遥感监测 不透水层 制图
分 类 号:P2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