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Atmospheric Apparent Heat Sources over Tibetan Plateau and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in Summ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Zhenhong;CAI Jingjiu;QIAO Yunting;and JIAN Maoqiu(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Center for Monsoon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Guangdong Prince Key Laboratory for Climate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Studi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Guangdong Observatory,Guangzhou510640)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2]广东省气象台,广州510640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大项目GYHY201406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3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49、415305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lgjc05~~
年 份:2019
卷 号:43
期 号:5
起止页码:990-10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1979~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热力学方程,本研究估算了大气视热源,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的异常与中国东部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高原热源东、西部反相变化模态的重要性发生了年代际转变,表现为由1994年之前方差贡献相对小的第二变异模态变为1994之后方差贡献明显增大而成为第一主导变异模态。(2)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的东、西反相变化模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1993年之前和2008年之后,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异常分别仅与长江下游降水和长江中游降水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在1994~2007年,其对长江流域及附近区域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的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当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异常表现为东强西弱(东弱西强)时,长江中上游、江淮地区的降水偏多(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少(多)。(3)高原大气视热源显著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主要是通过经高原上空发展加强的天气系统东移过程影响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降水,以及通过垂直环流影响华南地区的降水。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夏季大气视热源 降水 年代际变化
分 类 号:P426.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