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 EI收录)  

EXPLOS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鸿翔[1] 陆涵行[1] 王椿镛[1] 何正勤[1] 朱良保[1] 颜其中[2] 樊跃新[2] 张国庆[2] 邓英娥[2]

机构地区:[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云南省地震局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年  份:1986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133-1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描述我国滇西地区洱源—江川和遮放—宾川二条剖面的地壳结构爆破地震的研究结果。 资料分析解释的结果说明,该地区的地壳内存在四个界面:Pg、P20、P30与P40面。Pg面为结晶基底面,深度在0.3—3.5km之间,界面速度约5.90km/s。P02面为地壳上部反射面,深度在12至24km间,其界面速度约6.30—6.50km/s。该界面的下方,在大部分地段是一厚梯度层至莫霍界面。在30—35km的深处,局部地区存在弱反射界面P30。而莫霍面(即P40面)的深度在37—46km。遮放—宾川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约6.40km/s,莫霍界面速度为8.06km/s。但洱源—江川剖面的这两种参数分别为6.19km/s与7.75km/s,其下侧50km的深处还存在P50反射面。 遮放—宾川剖面上的怒江断裂在P40及P20面上有2.5km的深度跳跃。澜沧江断裂经过的地方,P40震相追踪中断,波形畸变。这类现象在洱源—江川剖面的几个地方也有明显反应,在元谋—绿汁江断裂处莫霍面的深度跳跃达3km,断裂还使江川炮的P40震相追踪中断。 在洱源—江川剖面的中段,发现了上地幔低速度异常带,速度值为7.75km/s。

关 键 词:地壳平均速度  江川  洱源  走时曲线 莫霍界面  地球间断面  地壳结构 炮点  视速度 震相 遮放  滇西地区  爆破地震

分 类 号:P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