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江苏昆山朱墓村良渚文化水田植物遗存分析    

Analysis on Plant Remains from Rice Paddy Field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at the Zhumucun Site, Kunshan, Jangs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邱振威[1,2] 丁金龙[3] 蒋洪恩[2,1] 胡耀武[2,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100049 [3]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1

出  处:《东南文化》

基  金: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先导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XDA0513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114)资助

年  份:2014

期  号:2

起止页码:57-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朱墓村遗址良渚文化水田堆积中浮选—水洗出少量木炭和植物种子。其中炭化水稻的绝对数量、出土概率和标准密度均属最高。较多湿地或水田伴生杂草(如酸模叶蓼)的存在应与栽培行为相关。植硅体分析显示水田堆积的"上层"部分作为古水田的长期实际使用遗迹。植物遗存的种类和含量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朱墓村遗址温暖湿润类草原和湿地景观。良渚文化时期水田的利用程度和农业生产的强烈程度存在差异。

关 键 词:朱墓村  水田 浮选─水洗  植硅体 稻作农业

分 类 号:Q9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