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new migrants in Guangzhou,China: A study of the 6th cens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志刚[1,2] 吴缚龙[3] 肖扬[4]

机构地区:[1]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3]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雷特规划学院 [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63;40601033;4113074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2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570);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11

起止页码:2056-20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2014_2016、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其中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集中分散在远郊。广州新移民与本地常住人口的差异指数为0.48,分异指数为0.46,隔离指数为0.56,超过美国亚裔移民分异的平均水平。此外,各区的分异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历经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制度因素对新移民聚居区的影响减弱,单位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无明显影响,市场因素的作用增强。与西方情况类似,人口和家庭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因素和婚姻状况是影响新移民聚居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市场化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隔离正不断转化为明显的空间分异问题。为推进社会融合,应尽快采取社会空间重构措施(如社会规划和社区规划)予以应对。

关 键 词:新移民 居住分异 六普  广州  

分 类 号:C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