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oil protection effect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n northern Shaanx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Wenchao;LIU Jiyuan;KUANG Wenhui(Key Laboratory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and Simulatio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0204);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52XB1622)~~
年 份:2019
卷 号:74
期 号:9
起止页码:1835-18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耕地遥感监测数据集,分析了陕北地区2000-2013年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梯田空间分布,对RUSLE模型进行改进,模拟生成陕北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栅格数据并进行精度验证;最后结合耕地变化数据集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地及未退耕地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工程对全区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0年,陕北退耕农田内部侵蚀模数减少了22.70 t/hm^2,是退耕农田区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的47.08%。同期,陕北地区未退耕农田侵蚀模数减少了10.99 t/hm^2,占未退耕农田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的28.60%。从陕北全区的角度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2000-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减少了14.51 t/hm^2,占2000年全区土壤侵蚀模数的41.87%。由此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模数,达到土壤保护的作用。其中,由耕地转为林草所导致的侵蚀减少最为显著,对土壤保护的贡献作用最大。但是,2010年以后(2010-2013年)为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时期,因此该阶段陕北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变化较前10年显著降低。
关 键 词:陕北 退耕还林还草 遥感 RUSLE 土壤侵蚀 土壤保护
分 类 号:S1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