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与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Soil andWater Loss in theWeihe River Catch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Yifei;Yao Shunbo;Deng Yuanjie(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enter,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3195);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4424)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836-8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2000~2015年渭河流域陕西段39个县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结合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率从0.263增至0.336,整体治理效率仍处较低水平;前期生态治理效率的增加缘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后期规模效率对治理效率的增加起到了主导作用。②县域的治理效率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热点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2005年治理效率表现出2个热点集聚区,即以宝鸡市千阳县为热点区、乾县和武功县为核心辐射至永寿县和礼泉县的热点集聚区,冷点区域则以临潼为中心,辐射到西安市辖区、高陵、富平和三原县;2010~2015年治理效率的热点区域与冷点区域较2005年有所收缩且保持相对稳定。③渭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时空变化是降水、坡度、灌草面积覆盖度、人口经济和农业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各县的治理效率的贡献呈动态变化,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需要从全局角度权衡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
关 键 词:退耕还林(草) Bootstrap-DEA 地理空间加权模型(GWR Model) 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 渭河流域 治理效率
分 类 号:S1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