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    

The Legal Structure of Smart Contra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吉栋[1]

Chen Jidong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东方法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市2018年浦江学者项目"人工智能的民法典应对"(项目批准号:18PJC052)的资助

年  份:2019

期  号:3

起止页码:18-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智能合约以自动售货机为最初原型,随着区块链网络的发展而呈现勃兴趋势。其突出特点是自动执行,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并减少纠纷。目前理论和实践对智能合约有不同界定。智能合约存在不同的形态,应采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进行认知。当事人发布智能合约是可以变更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行为。智能合约的发布及其代码执行本质是电子合同,但是前者的升级版本。在现行法下,仍应将智能合约的发布及其代码执行行为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合同。一般来说,一方当事人发布智能合约为要约;另一方对智能合约代码的调用和执行为承诺,但该承诺在性质上为意思实现而非意思表示。我国应结合民法典合同编的编撰、《电子商务法》的修改讨论对其应然调整路径的设计。

关 键 词:智能合约  区块链 电子合同 意思表示  意思实现  

分 类 号:D923.6] D922.294[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