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其哲学史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范式研究视角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凤娟[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  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  份:2016

期  号:1

起止页码:59-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辑刊

摘  要: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是人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前提,更是理解其哲学史地位的唯一路径。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定位的争论,并不导致非此即彼的解读模式,相反地,这两种思路是相容的。实践唯物主义或一切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人学界定都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根据,惟其如此,人类的生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才能被看作是,在作为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唯物主义世界之中符合辩证法普遍精神的现实活动。马克思通过将黑格尔的唯心的和形而上的绝对精神还归于现实世界,再现了古希腊整体性视域下的宇宙论和逻各斯哲学精神,也解决了近代哲学笛卡尔开创的思维和存在之统一性的难题。对马克思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不能忽视其哲学史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逻各斯

分 类 号:B0-0[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