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铸体薄片资料的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计算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长8储层为例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Sandstone Porosity Evolution Based on Thin Section Data: A case study from Chang8 reservoir of Huanjiang area,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创[1,2] 孙卫[1] 高辉[3] 席天德[2] 何清阳[2] 时建超[1] 屈乐[4]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75 [3]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西安710065 [4]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西安710077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208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B17B02)联合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365-3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铸体薄片资料进行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成岩演化和储层模拟技术,但由于参数确定和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导致结果准确性较差。基于此,在分析前人计算方法及其误差的基础上,确定了计算参数的选用,改进和完善了计算方法与结果检验方法的应用。在初始孔隙度的确定上,相对赋一固定值作为所有样品初始孔隙度或Scherer拟合公式,根据Beard和Weyl湿砂填集实验恢复初始孔隙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考虑压实过程中岩石表观体积缩小的情况下,推导了压实、胶结损失孔隙度与溶蚀增加孔隙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忽略岩石表观体积变化时孔隙度演化分析的误差来源和可能的误差大小范围;结果检验方面,摒弃了以往忽略溶蚀增加孔隙度而简单进行粒间孔隙度与和氦孔隙度对比的较为粗略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各种成岩作用结果和成岩过程中岩石表观体积变化情况下的结果检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长8储层孔隙度演化进行计算,结果与岩芯氦孔隙度相比,绝对误差-1.1%,相对误差15.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 键 词: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  铸体薄片  长8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