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6—2017年冬季华北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a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in North China During 2016—2017 Win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滑申冰[1] 师华定[2] 王堃[3] 高佳佳[3]

Hua Shenbing;Shi Huading;Wang Kun;Gao Jiaji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Renewable Energy & Storage Systems,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192,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Labour Protection,Beijing 10005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2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3]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54

出  处:《气象与环境科学》

基  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6YSKY-00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27;201509001);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442NY15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07008)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47-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地面监测数据、高空观测资料、NCEP FNL资料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9日该地区的雾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冷空气势力偏弱,主要受高压、弱高压或均压场控制,有利于华北地区静稳天气形成。同时,雾霾期间边界层平均高度约600~900 m,污染物浓度与边界层高度呈负相关,且污染物浓度变化较边界层高度变化存在滞后现象。逆温层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能见度一直维持在5 km以下。后向轨迹集合模拟与聚类分析表明,以北京地区为核心的华北地区雾霾天气期间,外来污染物中,80%来自西北方气团,20%来自河北西南地区气团。

关 键 词:大气环流 边界层高度 逆温层 路径模拟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