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底动脉穿支动脉显微解剖与DSA研究    

Microscopic anatomy and DSA manifestations of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basilar art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净松[1] 陈超[1] 赵卫[1] 张祥[2] 李斌[1] 潘文秋[1]

YANG Jingsong;CHEN Chao;ZHAO Wei;ZHANG Xiang;LI Bin;PAN Wenqiu(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Province 650032,China)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 [2]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出  处:《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  份:2018

卷  号:27

期  号:11

起止页码:1068-10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显微解剖与DSA观察,为介入手术中基底动脉穿支动脉识别与手术风险评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取成人头颅标本14例,观察记录基底动脉各穿支动脉解剖特点;选取无后循环血流相关疾病脑血管DSA造影患者20例,采用精确延迟曝光行椎动脉旋转和3DDSA基底动脉造影,并于2D、3D旋转,3D重建成像阅片中结合解剖学基础识别和统计穿支动脉。对比分析穿支动脉解剖和DSA所示结果。结果 DSA显示脑干供血动脉长旋动脉为平均0.6支/侧,解剖结果为1.6支/侧(P<0.05)。DSA显示基底动脉顶端丘脑穿动脉为平均2.2支/侧,解剖结果为2.9支/侧(P<0.05);脉络膜后内侧动脉0.6支/侧,解剖结果为0.9支/侧;长旋动脉0.4支/侧,解剖结果为1.0支/侧(P<0.05)。结论 DSA对基底动脉穿支动脉显示尚未达到解剖水平,但对穿支动脉识别有重要作用,可根据其起源和形态评价手术风险和预后。

关 键 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基底动脉 显微解剖学

分 类 号:R32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