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稻--虾系统中不同“碳/氮”投喂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食性的影响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nitrogen feeds on feeding habit of Procambarus clarkii in the rice-crayfish co-culture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Cong1,2,3, CHENG Yongxu1,2,3 GUAN Qinzhuang1,2,3, XI Yewen4, LI Jiayao1,2,3(1.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Aquatic Genetic Resource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sheries Science Educati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3. 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quacultur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4.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601, 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 [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 [4]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合肥230601
基 金:上海市科委农业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5391912100);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D2017-1-1);上海高校水产学高峰学科建设专项(2015-62-0908)
年 份:2018
卷 号:42
期 号:11
起止页码:1778-17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改善克氏原螯虾在稻—虾共作模式下对稻田中丰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碳源(麸皮、葡萄糖)调节饲料"碳/氮"(C/N)分别为8,12,16三个组别进行投喂,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各组克氏原螯虾的食性。结果显示,(1)不同C/N投喂组中不同规格成虾肌肉中的δ13C和δ15N值均较本底显著降低,成虾肌肉的δ13C值随投喂饲料C/N的增加而下降,B组不同规格成虾肌肉的δ15N值均较其他两组高。同一C/N投喂处理组中,1级小规格成虾肌肉的δ13C和δ15N值均为最高。(2)通过食性分析,组A中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食物来源均为饲料,占比38.03%~44.17%,组B中饲料仍为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食物来源,但是占比下降为22.13%~25.35%,组C中1级小规格成虾中有机碎屑为第一食物来源,占19.93%,2级中规格成虾及3级大规格成虾的第一食物来源饲料进一步下降为18.85%和19.40%,组B及组C中浮游动物、藻类、喜旱莲子草等天然饵料食物来源占比均较组A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通过优化C/N的投喂模式,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对于稻田天然饵料的利用率,避免饲料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有利于实现对稻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 键 词:克氏原螯虾 稻-虾共作 C/N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食性分析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