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交通可达性分析——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minority areas: a case study of Tongren City,Guizhou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忠训[1,2] 杨庆媛[1] 王立[1] 苏康传[1] 匡成铭[2]

ZHANG Zhongxun;YANG Qingyuan;WANG Li;SU Kangchuan;KUANG Chengming(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ngineering and Plann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铜仁554300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XDJK2017C006;XDJK2018D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155);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252号)

年  份:2018

卷  号:40

期  号:11

起止页码:2296-23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2)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3)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山区  空间句法 可达性 铜仁市  

分 类 号:TU982.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