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33份国内引进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旱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永红[1] 魏海鹏[1] 曾雪华[2] 邢玉萍[2] 孔建平[1]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奇台831800 [2]新疆奇台县气象局,奇台831800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

基  金: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QN2016JC0079);昌吉州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天山青年计划项目"--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年  份:2018

期  号:11

起止页码:80-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研究国内引进小麦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抗旱性,为新疆小麦育种提供优良新品种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利用聚类分析和抗旱性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籽粒特征等遗传多样性及抗旱指数等进行分析。在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质量性状中,穗型以纺锤型为主;芒性状以长芒为主,粒形、粒色和粒质分别以卵圆形、白色和角质为主;遗传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粒质>粒色>粒型>芒性状=穗型。以欧氏距离为遗传距离,在遗传距离为5处将参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的材料株高较小,小穗数偏低,而千粒重较为理想;第Ⅱ类群表现为高秆,千粒重较高,而其他性状也较为理想,是杂交育种的优选材料;第Ⅲ、Ⅳ及第Ⅵ类群均为单独材料,其中第Ⅲ表现为明显的穗小,而第Ⅳ及第Ⅵ类群则表现为明显的穗大和矮秆,可为培育大穗型和矮秆型小麦品种提供优良基因;第Ⅴ类群材料是培育粉质型和小穗数多的优良材料。抗旱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引进材料均表现为中度抗旱,占所有引进材料的48.49%;其次为强抗旱和极强抗旱的材料,占所有引进材料的18.18%和15.15%。其中,陇春3031表现出最佳的抗旱性和高效水分利用率,具有较大的利用潜质。国内引进资源表现出广泛的品种特异型和的抗旱性,可作为优良的杂交育种亲本材料。

关 键 词:小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抗旱指数

分 类 号:S51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