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医用影像存储传输显示系统实现多路超声影像群控诊断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明轩[1,2] 张炽敏[1,3] 徐恬[1] 李卫民[3] 付建[4] 吴大明[1] 刘文[1] 陈晨[1] 王巍巍[1] 李栎[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2]梁溪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3]江阴美兆门诊部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422 [4]江苏汉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现代医学》

基  金: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苏经信综合(2014)514号]

年  份:2018

卷  号:4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31-1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通过医用影像存储传输显示系统在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该系统实现超声诊断"医-技分离"工作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和2016年于江阴美兆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对满足纳入条件受检者的腹部分别实施常规超声检查模式诊断和多路超声影像群控系统指导下的"医-技分离"工作模式诊断,以腹部CT结果作为检出病灶的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工作模式下腹部病灶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准确率。结果:纳入受检者共2 543例,在多路超声影像系统监控下,病灶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分别为55. 2%、98. 0%、97. 1%)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模式(分别为52. 3%、95. 3%、92. 1%),假阴性率低于常规超声检查模式(P <0. 05),特异度及假阳性率与常规工作模式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医用影像存储传输显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以及准确率,可对扫查技术及诊断标准进行统一,这是对转变我国现有超声工作模式的有益尝试。

关 键 词:超声诊断 医-技分离  多路超声影像系统  

分 类 号:R4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