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9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of Chinese rural tourism research,1992-2016:A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map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安传艳[1,2] 李同昇[1] 翟洲燕[1] 付强[2,3]

AN Chuanyan;LI Tongsheng;ZHAI Zhouyan;FU Qiang(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College of Tourism,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75003,Henan,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2]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地理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71;41771129;41501435)~~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1186-12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借助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1992-2016年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文献分析发现:虽然乡村旅游研究文献众多,但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学者相互认可度较低;研究机构学术合作网络较为松散。在时间序列上,25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可划分为萌芽阶段(1992-1998年)、初步多元化阶段(1999-2005年)、快速多元化阶段(2006-2012年)和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在研究内容上,政策导向性明显,研究主题紧跟国家政策变化呈现多样性;经济视角是主线,发展对策、模式类研究成果较多;生态理念贯穿始终,学界对乡村生态旅游一直较为重视。整体来说,学科研究呈现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农学等多学科参与的特征;研究价值诉求从以消费者为主逐步转向社区居民,全面人文关怀凸显;最近几年,学者结合现实问题对乡村旅游发展及研究反思增多。今后,从问题出发开展多学科、多技术和多机构合作,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理论,产业转型升级及土地利用等现实问题,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地社会空间问题以及多样化发展的对策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重点。

关 键 词:乡村旅游  研究特征  主题演变 CITESPACE 5.0  中国  

分 类 号:F592[旅游管理类] F3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