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攀枝花市2012—2016年病媒生物监测分析    

Vector surveillance in Panzhihua City from 2012 to 201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祖华[1] 黄进[1] 唐刚[1] 郭伟[2] 杨明华[3] 王文平[4]

CHEN Zu-hua;HUANG Jin;TANG Gang;GUO Wei;YANG Ming-hua;WANG Wen-ping(Panzhihu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nzhihua 617000,China;Panzhihua Dongq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ttzhihua 617000,China;Panzhihua Xiq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nzhihua 617012,China;Panzhihua Renhe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nzhihaa 617061,China)

机构地区:[1]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 [2]攀枝花市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 [3]攀枝花市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12 [4]攀枝花市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61

出  处:《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年  份:2018

卷  号:24

期  号:5

起止页码:478-4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CSA-PROQEUST、IC、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攀枝花市2012—2016年城区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其变化趋势,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成蚊密度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采用笼诱法,鼠类密度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1科4属5种,总密度为0. 30只/(灯·h),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7. 11%,以公园蚊密度最高,达0. 44只/(灯·h),4—9月为密度高峰期;蝇类3科6属9种,总密度为0. 89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69. 86%,以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达1. 66只/笼,6—8月为密度高峰期;鼠类1科2属3种,总密度为0. 53%,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7. 01%,以食品餐饮业鼠密度最高,达0. 85%,7—9月为密度高峰期;蟑螂1科2属3种,总密度为0. 41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3. 88%,以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达0. 74只/张,7—9月为密度高峰期。结论通过2012—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基本掌握了攀枝花市城区病媒生物种群结构动态变化及季节消长规律,防治工作仍需以环境治理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关 键 词:病媒生物 种群构成 密度  季节分布  

分 类 号:R384] R184.3[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