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形态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广州市生态网络构建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network using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and 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s in Guangzhou City,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志广[1] 蒋志云[1] 郭程轩[1] 杨晓晶[1] 许晓君[1] 李潇[1] 胡中民[1] 周厚云[1]

YANG Zhi-guang;JIANG Zhi-yun;GUO Cheng-xuan;YANG Xiao-jing;XU Xiao-jun;LI Xiao;HU Zhong-min;ZHOU Hou-yun(School of Geograph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8S0198)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9

期  号:10

起止页码:3367-33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指数法,提取景观连通性较好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广州市生态廊道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和连通性指数定量分析生态网络结构,最后提出生态网络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广州市共有10块核心区可作为生态源地,重要廊道有18条,一般廊道有27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增加了5个生态源地和13条规划廊道,其结构指数有所改善;林地是生态廊道的主要组成景观,重要廊道的适宜宽度为60~100 m,规划廊道的适宜宽度为30~60 m.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生态廊道 生态阻力面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景观格局指数

分 类 号:TU984.1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