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藏族与汉族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比较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 an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between the Tibetan and Han peo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晓倩[1] 周宸[3] 胡月红[1] 周海霞[1] 石朝利[1] 唐永江[1] 王岚[1] 官秋玥[1] 王茂筠[2] 易群[2] 梁宗安[2]

Li Xiaoqian;Zhou Chen;Hu Yuehong;Zhou Haixia;Shi Chaoli;Tang Yongjiang;Wang Lan;Guan Qiuyue;Wang Maoyun;Yi Qun;Liang Zongan(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610041 [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3]华西临床医学院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l304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600029);四川省干部保健委员会课题(30305031286)

年  份:2018

卷  号:98

期  号:40

起止页码:3249-32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MBASE、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藏族与汉族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差异。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年龄〉18岁且临床资料齐全的藏族和汉族肺栓塞患者,分别作为藏族组及汉族组。在患者出院时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危险因素的分布和短期预后差异;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2年以获得两组患者的长期预后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藏族组90例,汉族组626例。藏族组年龄显著小于汉族组[(52.2±15.8)比(59.8±16.6)岁;P〈0.001],且藏族组高龄患者(年龄≥70岁)比例显著低于汉族组(15.6%比33.7%,P=0.001)。藏族组静脉血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高于汉族组[(134.0±32.0)比(122.2±25.7)g/L、(41.2±9.2)%比(37.6±7.3)%和(222.2±97.5)比(187.5±87.2)×10^9个/L、3.71(2.51,4.89)比3.31(2.44,4.42)g/L;分别P〈0.001、〈0.001和P=0.001、0.048]。汉族组现患慢性阻塞胜肺疾病、现患恶性肿瘤更常见(P=0.011、0.001),而藏族组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妊娠或既往1个月内分娩史更常见(P:0.041、0.001)。藏族组短期病死率及2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汉族组(2.2%比11.5%,13.6%比24.9%;P=0.005、0.020)。结论血液高凝状态在藏族患者肺栓塞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藏族肺栓塞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均优于汉族患者。

关 键 词:肺栓塞 藏族 汉族 危险因素  预后

分 类 号:R56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