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环太平洋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的锡多金属矿研究现状与展望(英文) ( EI收录)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trends of porphyry-skarn copper and granite-related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Circum Pacific metallogenic bel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AO JingWen;XIE GuiQing;YUAN ShunDa;LIU Peng;MENG XuYang;ZHOU ZhenHua(MRL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Assessment,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MOE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31,China;Mineral Exploration Research Centre,Harquail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Laurentian University,Sudbur P3E 2C6,Canad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3]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050031 [4]劳伦森大学地球科学系矿产勘查研究中心,大萨德伯里P3E2C6
基 金: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820104010,41430314 and 41573042);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4CB440902)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9
起止页码:2501-25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锡矿 环太平洋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P611] P618.4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