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杭州市空气细颗粒物浓度与哮喘就诊人次的关系  ( EI收录)  

Association Betwee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Asthma Hospital Outpatient Visits in H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安旭[1,2] 陈曦[3] 宋从波[1,2] 应颂敏[4,5] 李倩[1,2] 吴琳[1,2] 毛洪钧[1,2]

WANG An-xu;CHEN Xi;SONG Cong-bo;YING Song-min;LI Qian;WU Lin;MAO Hong-ju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Center for Urban Transport Emission Research(CUTER),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School of Public Health,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f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 310006,China;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 310031,China)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50 [2]南开大学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3]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天津300070 [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杭州310006 [5]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杭州31003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2104)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4457-44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哮喘门诊就诊的短期影响及各人群的易感性差异,收集杭州市某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哮喘门诊(含急诊)资料,以及同期空气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考虑到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及气象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及分层分析的方法研究空气污染对哮喘影响的滞后效应及人群按性别、年龄分层的易感性差异,对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及长期趋势等采用自然立方样条函数进行平滑拟合,同时用哑元变量控制星期几效应和节假日效应的影响.在P=0.01水平下PM_(2.5)、NO_2、SO_2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气温与3种污染物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M_(2.5)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哮喘就诊人次影响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在滞后5d达到最大值,为1.005 6(95%CI:1.002 1~1.009 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人群和18~64岁人群中,细颗粒物浓度对于哮喘就诊人次的影响在滞后3~5 d的RR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女性人群和≥65岁人群中,在滞后5 d时RR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多污染物模型中,引入NO_2的影响后PM_(2.5)对哮喘就诊人次的影响在滞后5 d时的RR有所提升.杭州市PM_(2.5)浓度的升高可能会造成3~5 d内哮喘门诊就诊人次的增加,且对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影响更为明显.

关 键 词:空气污染 短期影响  时间序列分析 哮喘 门诊人数

分 类 号:X50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