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高校德育共同体的三重意蕴    

On the Triple Impl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Univers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少波[1] 楼艳[2]

REN Shao-bo a;LOU Yan b(a.Center for Moral Education and Student Develop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b.School of Marxism,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中心,浙江杭州310058 [2]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出  处:《高等教育研究》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86-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认识高校的德育共同体性质,是把握高校"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中国高校的德育实施过程具有目标一致性、主体交互性和集体协同性等特征。目标一致性导向一种价值共同体,体现师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立场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目标;主体交互性建构一种关系共同体,立足多元育人主体间的交往理性和交往行为,在共同体视野下构筑高校多元育人体系;集体协同性生成一种实践共同体,各主体在集体实践中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实现德育意义和主体身份的双重建构。

关 键 词:高校德育 中国特色  德育共同体  

分 类 号: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