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Therapy in Regulating Brain Plasti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忠人[1] 吕晓琳[2] 尹洪娜[2] 郝吉顺[3] 曾祥新[2] 李竹馨[4]

SUN Zhong-ren;LU Xiao-lin;YIN Hong-na;HAO Ji-shun;ZENG Xiang-xin;LI Zhu-xin(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01;American International Neur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stitution,New Meccico,USA;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 [3]美国国际神经针灸研究院 [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150040

出  处:《针刺研究》

基  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No.2014bs 04);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课题(No.LBH-Z 13207);黑龙江中医药中青年科技攻关项目(No.ZQG-031)

年  份:2018

卷  号:43

期  号:10

起止页码:674-6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脑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针刺在脑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因此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研究也随之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骨癌疼痛、自闭症等研究的最新进展。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可以活化休眠的神经结构,既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促进轴突再生,又可促进突触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还能抑制皮层过度兴奋,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1)探讨在损伤发生和神经修复过程中,针刺与多种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及对脑可塑性的影响;2)针刺刺激量、手法操作、治疗时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应探讨最佳量效关系,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关 键 词:针刺 脑可塑性 蛋白表达 机制研究  

分 类 号:R245.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