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型CDK5抑制剂Dinaciclib对幼年大鼠急性切口痛行为学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莉[1] 王军[2] 肖杭[2] 石林玉[1] 杨磊[1] 屈美敏[1] 贾建[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8 [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神经毒理研究室,江苏南京211166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5NJMUZD054)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9

起止页码:1212-1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鞘内给予新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s 5,CDK5)抑制剂Dinaciclib后,幼年大鼠急性切口痛疼痛行为学的变化。方法:45只SD清洁级7~21 d幼年大鼠(简称幼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切口痛给药组(D组),每组15只。除C组外,I组及D组均做切口痛模型;各组均在造模前1 d同一时间行鞘内穿刺给药。各处理组分别在造模前24 h(T0)、造模后2 h(T1)、造模后6 h(T2)、造模后12 h(T3)、造模后24 h(T4)检测幼鼠术侧机械缩足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结果:各组造模前基础PMWT和PW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及造模前相比,I组造模后2 h、6 h术侧PMWT和PWTL显著降低(P<0.05);与I组相比,D组大鼠在造模后2 h,PMWT和PWTL开始升高(P<0.05)。结论:鞘内预先注入新型CDK5抑制剂Dinaciclib可有效缓解幼鼠术后急性切口痛。

关 键 词:新型CDK5抑制剂  Dinaciclib  幼年大鼠  急性切口痛  疼痛行为学

分 类 号:R61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