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琴学“和”之观念对当代器乐演奏艺术的启示意义--以张朝钢琴曲《中国之梦》二度创作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骏楠[1] 王爱国[1]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苏州215009

出  处:《当代音乐》

基  金:江苏省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201710332053X; 16BD057)

年  份:2018

期  号:11

起止页码:85-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中国现当代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创作而成的器乐作品,在其演奏实践中的诠释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演奏体系中的表演观念,还应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积淀中,找寻其二度创作中的审美话语。钢琴曲《中国之梦》作为张朝契合时代主题的钢琴音乐新作,在音色的设计中融入了编钟、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通过隐喻象征的手法,表达出其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赞颂之情。作曲家张朝在创作中借古喻今,在曲中灌注了中国古代"琴文化"之精神,在具体的演奏实践中也汲取了古琴艺术"和"的美学观念,使作品凸显出融合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本文试以该曲的二度创作为例,探寻其吸收"和"之审美观念所形成的演奏话语,就其二度创作中的美学意图加以探讨,以期借此阐明古琴演奏美学对现当代器乐演奏艺术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古琴 演奏美学 “和”  《中国之梦》  启示意义  

分 类 号:J614[音乐与舞蹈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