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被害人教义学今何在?--对于作为立法、解释、归责和量刑原则之“被害人学准则”的一个小结
How Is the Victim Dogmatik Today?A Summary on the Principle of Victimology as the Principle of Legislation,Dogmatik,Attribution and Sentenc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Thomas Hillenkamp
机构地区:[1]德国海德堡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法中紧急权的体系与解释研究"(批准号:15CFX036)的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180-2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被害人教义学将被害人的值得保护性与需要保护性,作为确定行为值得处罚性和需要处罚性的重要因素。在该学说看来,被害人学准则的功能是多方位的,它可以成为立法、解释、归责和量刑的原则。在德国,立法者至今并未对被害人学准则作出正面回应。判例在过失犯中认可了被害人自我答责的原理,但在包括诈骗罪在内的故意犯中,却没有采纳被害人教义学的立场和结论。学界的主流观点则对该学说持怀疑态度。无论是从方法论、教义学还是刑事政策方面来看,都不宜将被害人学准则作为指导刑事立法和刑法解释的普遍原理。但是,被害人学准则可以在量刑阶段发挥作用。在可能影响行为可罚性的被害人举动中,被害人同意、正当防卫、权利失效以及犯行参与,是四个足以产生出罪效果的"极限值"。司法者可以根据被害人举动与这些极限值的接近程度,考虑对行为人减轻处罚。
关 键 词:被害人教义学 被害人学 诈骗罪 自我答责 量刑
分 类 号:D92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