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学生人际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宽恕干预效果评价    

Effect evaluation of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nd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忠臣[1] 王康[1] 刘晓敏[1] 李贵成[1] 翟渊涛[1] 张红静[2]

LI Zhongchen;WANG Kang;LIU Xiaomin;LI Guicheng;ZHAI Yuantao;ZHANG Honking(Preclinical Medicine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000),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济南250000 [2]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系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H065);山东大学百创优秀创新项目(13240077611049)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1199-12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学生人际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评价人际宽恕干预效果,为中学校园开展人际宽恕干预辅导、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侵犯动机问卷(Transgression 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Scale-18,TRIM-18)、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GHQ-12)对山东省济南、青岛、日照、滕州8所中学的578名中学生进行测评,然后选取其中6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宽恕辅导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予处理。干预后对2组学生使用上述问卷再次施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人际宽恕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r=-0.27,P<0.01)。干预后,实验组人际宽恕总分、善意动机因子分增加,报复动机因子、回避动机因子、GHQ-12总分、焦虑抑郁因子、社会功能不良因子和丧失信心因子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学生人际宽恕有利于心理健康,实施人际宽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人际宽恕水平,并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 键 词:精神卫生 干预性研究 学生  

分 类 号:B844.2] G444[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