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Formation Mechanism,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ystem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青觉[1] 赵超[1,2]

QING-jue;ZHAO-Chao(Institute of Chinese Ethnic Theories and Polici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Party School of Chongq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Chongqing 400041)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出  处:《民族教育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VSJ0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AMZ004)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卷  号:29

期  号:4

起止页码:5-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种意识形成后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发挥特定的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无形的力量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可塑性和变动性,深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过程,可以为下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基础。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 系统论 民族团结教育

分 类 号:C957[民族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