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s and Soil Microbial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in Farm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凤梅[1] 张淑花[1] 魏雅冬[1]

JIA Fenmei;ZHANG Shuhua;WEI Yadong(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China)

机构地区:[1]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出  处:《水土保持研究》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绥化市土地利用效益动态评价研究"(12531843)

年  份:2018

卷  号:25

期  号:5

起止页码:112-1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连续3年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pH值略显酸性,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趋势相反;土壤容重基本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土壤总孔隙度TSP基本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有效养分(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免耕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纤维素菌)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土壤微生物活度的变化范围为0.38~0.69,依次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度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率高于氮周转率,说明微生物量碳更新比微生物量氮快,其中翻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更新较旋耕和免耕快。通径分析发现,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直接和间接负作用,其中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细菌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直接效应;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真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间接效应。

关 键 词:耕作方式 玉米农田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活性

分 类 号:S17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