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Scutellarlae Radix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奇林[1] 黄雅兰[1] 钟茜[1] 梁杰[2] 吴雨晴[2] 苏青[1,3]

LEI Qi-lin;HUANG Ya-lan;ZHONG Qian;LIANG Jie;WU Yu-qing;SU Qing(College of Pharmacy,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610083,China;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Specific Small Molecule Drug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83,China;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610500,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83 [2]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3]结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83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3705079);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01613705091)

年  份:2018

卷  号:49

期  号:15

起止页码:3523-35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黄芩中的成分,结合"类药五原则"与"口服生物利用度>30%"筛选黄芩活性成分。采用PharmM 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在TTD数据库中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搜索抗炎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活性成分-预测靶点融合,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抗炎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芩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28个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二氢木蝴蝶素等酚类物质。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选择素(SELE)等。其中丹参素、表儿茶素、黄连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于MAPK14;红花素等作用于TNFRSF1A;二氢木蝴蝶素A、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黄芩苷等成分主要作用于EGFR。KEGG分析得到与黄芩抗炎作用有关的通路11条,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芩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MAPK14、EGFR、TNFRSF1A、SELE等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最终发挥抗炎效应。

关 键 词:黄芩 抗炎 黄芩苷 表小檗碱 二氢木蝴蝶素  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