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Ⅲ期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Contralateral Meridian Needling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reating SHS of Stage Ⅲ after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慧[1] 李卓荣[2] 陈俊伟[2] 林海波[2]

LIANG Hui;LI Zhuorong;CHEN Junwei;LIN Haibo(Jiangm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Jiangmen 529000,China;Jiangmen Wuyi TCM Hospital,Jiangmen TCM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nan University,Jiangmen 52900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2]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出  处:《针灸临床杂志》

基  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江科[2012]109-33号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8

起止页码:19-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采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Ⅲ期患者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该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巨刺康复组、单纯康复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0例,3组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单纯康复组给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常规针刺组予针刺患侧穴位,巨刺康复组在单纯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健侧穴位,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法评价疗效。结果:巨刺康复组总有效率达92.31%,而单纯康复组及常规针刺组分别为41.02%与43.59%,3组总有效率比较巨刺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巨刺康复组VAS评分均低于单纯康复组及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刺康复组FMA评分及BI评分分别与单纯康复组及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疗法相比,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更能有效地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Ⅲ期患者患肢的疼痛,但却未能有效地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同时也未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示早期诊断与治疗才是SHS康复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巨刺法 康复训练 中风 肩手综合征 Ⅲ期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