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8—2016年兰州市气温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关联性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mumps in Lanzhou between 2008 and 201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盛[1] 王金玉[2] 马汉平[1] 李普[3] 董继元[4] 李守禹[1] 王宇红[1] 张薇[1] 张晓宇[1] 王龄庆[1] 常旭红[5]

LI Sheng;WANG Jin-yu;MA Hart-pingl;LI Pu;DONG Ji-yuan;LI Shou-yu;WANG Yu-hong;ZHANG Wei;ZHANG Xiao-yu;WANG Lin-qing;CHANG Xu-hong(Public Health Branch,Lan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anzhou,Gansu 730030,China;Institute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China;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Baiy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Baiyin,Gansu 730900,China;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Institute of Hygiene Toxic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甘肃兰州730030 [2]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3]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甘肃白银730900 [4]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5]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环境与职业医学》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7JR5RA347);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5-RC-34;2016-RC-29);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7-3)

年  份:2018

卷  号:35

期  号:8

起止页码:696-7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2008—2016年兰州市每日流腮病例发病的基本信息及气象数据分别来自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甘肃省气象局。高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11.11℃)作为参照值,计算高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75百分位数(P75)和第95百分位数(P95)作为代表来描述热效应。低温效应以日平均气温9年均值作为参照值,计算低于此值的日平均气温对流腮发病的RR值,并选取日平均气温的第5百分位数(P5)和第25百分位数(P25)作为代表来描述冷效应。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月份差异、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的基础上,探索气温、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系。[结果]2008—2016年兰州市共报告流腮11 7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6~14岁儿童最多,占49.67%。温度对流腮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均表现出即时性和短期滞后性。日均气温高于12.7℃(P50)时,以26.0℃时lag1 d的流腮发病风险RR及95%CI(1.32,1.05~1.65)最大;日均气温低于12.7℃时,以-2℃时lag 0 d的RR及95%CI值最高,为1.26(1.05~1.51)。当温度在20.1℃(P75)和25.4℃(P9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 d至lag 0~7 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3 d时RR值最大,分别为1.43(1.12~1.81),1.83(1.34~2.50);当温度在-5.2℃(P5)和1.7℃(P25)时,全人群流腮发病的累计效应在lag 0~3 d至lag 0~14 d均有统计学意义,以lag 0~7 d时RR值最大,分别为1.95(1.41~2.70),1.62(1.25~2.09)。高温(25.4℃、20.1℃)和低温(-5.2℃、1.7℃)时,6~14岁儿童lag 0~14 d累计效应RR值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对湿度在66%、69%时,RR值分别为1.26(1.01~1.57)、1.34(1.02~1.76),流腮发病风险有统计学意义,可产生危害效应。[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流腮发病风险上升,低温效应持续时间较高温长,6~14�

关 键 词:温度 流行性腮腺炎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滞后效应  

分 类 号:R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