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旧城改造研究综述    

Review on the Old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宁晓锋[1] 臧俊梅[2] 田光明[3,2] 许进龙[2]

NING Xiao-feng;ZANG Jun-mei;TIAN Guang-ming;XU Jin-long(Guangdong La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enter,Guangzhou 510070,China;South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Land Policy,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Zhong Di Research Institute,South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Land Policy,Guangzhou 51064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70 [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3]中地研究院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出  处:《广东土地科学》

基  金:科技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BAJ13B00)项目后期研究成果

年  份:2018

卷  号:17

期  号:2

起止页码:28-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内刊

摘  要: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境、民生、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从旧城改造的研究历程、内涵、功能、改造模式、融资模式、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旧城改造的研究区域逐渐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扩散,所研究的城市的规模、性质逐渐由一线城市、文化历史名城向二三线城市、新兴城市等倾斜,具备由点及面、由特殊到普遍的演进路径特征;(2)旧城改造的内涵不断深化,学术界对旧城改造的认知已从单纯的物质空间改造向包括物质、经济、文化、社会等在内的旧城全面再生转变;(3)在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微改造、局部改造和全面改造三种旧城改造模式,当前我国正在跨越"大规模拆除重建为主"的全面改造阶段,转向小规模更新修复的微改造和局部拆除插建的局部改造;(4)目前我国旧城改造的融资模式以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为主,但PPP模式、产业基金模式等多方合作的融资模式正逐渐兴起;(5)政府、开发商、被拆迁户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博弈者,三者博弈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可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协调三者间的利益冲突;(6)当前研究存在着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对旧城改造的适宜性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实施意愿调查分析等缺陷。

关 键 词:旧城改造 城市老化  城市发展 利益相关者

分 类 号:F293.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