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模式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思路探讨    

Analysis of protective effects of Chaihu Jia Longgu Muli Tang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hogenesis and efficacy with modern 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朋倩[1] 吴茵[1] 张淼[1] 霍海如[1] 杜新亮[2] 隋峰[1]

WANG Peng-qian;WU Yin;ZHANG Miao;HUO Hai-ru;DU Xin-ling;SUI Feng(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Graduate Schoo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c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372,81773923,81373986)

年  份:2018

卷  号:43

期  号:12

起止页码:2448-24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名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精神神志及神经系统、妇科、男科、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然而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并能显著减少复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特征包括:邪在少阳证、精神神经症状、水饮上冲证以及热结胃肠证。"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是现代中医临床的重要思维模式。据此原则,该文认为中风病机以火热亢盛为主,兼夹痰瘀水饮,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中对应的缺血病灶周围的应激性脑水肿带,颅内压升高、交感神经神经兴奋,单胺类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中风后自主神经功能减退,胃肠道应激反应等病理过程契合。同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作用靶标集中在以HPA轴为中心的神经内分泌学系统,参与神经元再生与凋亡、氧化应激、交感神经亢进、炎症反应等过程,这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病理改变具有一致性。因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方剂。

关 键 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缺血性脑卒中 经典名方 方证 药理

分 类 号:R277.7[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