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Progress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Icari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路宇仁[1] 陈昳冰[1] 崔元璐[1] 王强松[2]

LU Yu-ren;CHEN Yi-bing;CUI Yuan-lu;WANG Qiang-song(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Tianjin 300192,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0193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192

出  处:《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500761)

年  份:2018

卷  号:24

期  号:17

起止页码:209-2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淫羊藿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是补肾壮阳、强阳起痿方剂的常用中药,主要用于肾阳不足,风湿痹痛和骨痿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淫羊藿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应激、抗抑郁和抗肿瘤等。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淫羊藿苷在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广泛,主要涉及雌激素受体d(ERa)-分泌型糖蛋白(Wnt)佃-链蛋白(β-catenin),核转录因子-KB(NF-KB),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蛋白激酶(PKA)/cAMP/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Akt)/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NO/环磷鸟苷(cGMP)/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RhoA—TAZ和P13K/Akt/下调糖原合成激酶3JB(GSK3β)印-catenin等多个信号通路,显著地成骨作用使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先导化合物。回顾文献,淫羊藿苷对于调节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性功能和抗肿瘤等机制研究方面缺乏详细的总结。为了加快淫羊藿苷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探索和发现,扩大其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近年来淫羊藿苷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淫羊藿苷 神经系统 骨骼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 分子机制  

分 类 号:R22] R24[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