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群落生态位特征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Quercus aquifolioides community on the Sejila mountains,Tibet,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尼玛曲珍[1] 张玺[1] 谭坤[1] 鲁闯[1] 王国严[1] 徐阿生[2] 罗建[2]

NI Maquzhen;ZHANG Xi;TAN Kun;LU Chuang;WANG Guoyan;XU Asheng;LUO Jian(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Linzhi 860000,Tibet,China;Institute of Plateau Ecology,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Linzhi 860000,Tibet,China)

机构地区:[1]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 [2]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

出  处:《生态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53;31260147);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51-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7_2018、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探索群落构建背后的包括生态位分化与重叠在内的过程机制对于预测环境变化背景下的群落动态和开展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藏东南地区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森林群落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是开展群落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Horn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群落49个主要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群落中,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小叶忍冬(Lonicera microphylla)、秦岭槲蕨(Drynaria sinica)的生态位宽度分别在乔、灌、草本层中占有优势地位;(2)群落各林层内部生态位重叠,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群落各林层之间生态位重叠,表现为灌草>乔灌>乔草。(4)川滇高山栎作为先锋树种,其群落在藏东南地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用突出,群落内林层内和层间的不同植物对阳光、空间等资源的生态位重叠促进了物种的共存,证明了高山地区强烈的环境过滤作用导致的生态位分化和对生境需求相似的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是促进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群落生物多样性共存的重要机理。

关 键 词:藏东南  群落构建  生物多样性  川滇高山栎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