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in Hohhot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潇瀚[1,2] 张翼龙[1,2] 王瑞[3,4] 李政红[1,2]

LI Xiaohan;ZHANG Yilong;WANG Rui;LI Zhenghong(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Team of 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Shijiazhuang 050061,China;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ed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 [2]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团队,石家庄050061 [3]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家庄050031 [4]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31

出  处:《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12116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YWF201626);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610)~~

年  份:2018

卷  号:16

期  号:4

起止页码:136-1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在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离子比例系数、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剖面Schoeller图等方法对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展开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明显受到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赋存条件的控制。山前冲洪积扇前缘的潜水与承压水主要受碳酸盐和硫酸盐的风化溶解作用影响,以HCO_3-Ca·Mg型地下水为主;而最终至冲湖积平原中心,蒸发浓缩过程和阳离子交替吸附过程成为水化学成分主控因素。(2)由冲湖积平原边缘至中心,水化学类型快速演变,阳离子经Ca·Mg·Na型过渡为Mg·Na型、Na·Mg型并最终以Na^+占绝对优势,而阴离子则由HCO_3·Cl型、Cl·HCO_3型、Cl·SO_4型最后演变为Cl型。(3)在地表水系和灌区附近,混合效应明显改变了地下水化学成分。此外,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在人口密集区及主要农业区周边出现高氮地下水,甚至导致Cl·NO_3型水形成。

关 键 词:呼和浩特盆地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形成作用  

分 类 号:P64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