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温针灸联合逐瘀通络血痹汤治疗脉络瘀阻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Warming needling combined with Zhuyu Tongluo Xuebi decoction for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with sta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华军[1] 刘婷婷[1] 张瑜[1] 姜倩[1] 苏玮[1] 何红莹[1] 徐海东[1]

ZHANG Huajun;LIU Tingting;ZHANG Yu;JIANG Qian;SU Wei;HE Hongying;XU Haidong(Department of TCM,263 Clinical Branch,the Army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 I011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二六三临床部中医科,北京101100

出  处:《中国针灸》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809-8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逐瘀通络血痹汤与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6例辨证属脉络瘀阻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加逐瘀通络血痹汤组(中医组,48例)和西洛他唑组(西药组,48例)。两组均行降压、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每日2次,每次100 mg;中医组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关元、血海为主穴,配以阳陵泉、委中穴,于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关元穴行温针灸,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同时配合自行配制的逐瘀通络血痹汤治疗,每日1剂,每日两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疼痛、肤色异常)评分、踝肱指数(ABI)变化及血生化指标中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于治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疼痛、肤色异常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中医组上述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双侧A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中医组均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TG、TC、LDL-C、HDL-C、ALT、AST、Scr及BUN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无针灸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西药组为91.7%(44/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复发及加重病例发生率为8.7%(4/46),西药组为18.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逐瘀通络血痹汤治疗ASO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温针灸 逐瘀通络血痹汤  随机对照研究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