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  ( EI收录)  

Exploring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inbound tourist flow based on geotagged photo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静[1] 李郎平[2] 唐鸣镝[1,3] 孙岩[1] 宋昕芮[1]

QIN Jing;LI Langping;TANG Mingdi;SUN Yan;SONG Xinrui(The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24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7JDGLB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200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种子计划孵化项目.

年  份:2018

卷  号:73

期  号:8

起止页码:1556-1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J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城市作为现代旅游目的地的一种重要类型,在集聚旅游发展要素、塑造城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城市旅游流是城市旅游要素关联、空间组织的路径,对于城市交通组织方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休闲旅游产业布局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立足城市内部微观尺度,以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Flickr API接口获取了2004-2015年北京市范围内全部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及其属性信息,通过构建的数据清洗方法控制初始数据质量,建立基础数据库,使用密度聚类(P-DBSCAN)、马尔科夫随机链等方法探索入境游客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格局、流动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北京市历史城区(2环之内区域)、中心城区(2环至5环之间区域)以及郊区(5环之外区域)的旅游热点区域(AOI)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其中历史城区AOI呈现出与景区、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空间重叠的趋势,各热点区域边界模糊,复合连绵成片。中心城区AOI集聚与城市功能区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取向。郊区AOI基本与旅游景点一致,没有向景区外部延伸;(2)传统历史文化类AOI访问热度占有绝对优势,商业购物休闲AOI及现代城市功能AOI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3)强入境旅游流主要集中在历史城区内部AOI之间,以及中心城区的西北部与东部区域内部AOI之间,郊区AOI之间没有较强的旅游流,北京市入境旅游流整体呈现以历史城区为中心,放射性分布的框架;(4)各区域AOI之间均有较次一级旅游流联系,北京市入境旅游流形成了初步的网络结构。

关 键 词:地理标记照片  旅游流 旅游热点区域  空间特征  北京市  

分 类 号:F592.7[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