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型糖尿病患儿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Alter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childre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mechani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利利[1] 张荣强[2]

JIA Lili;ZHANG Rongqiang(I.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Shaanxi 712046,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 [2]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

出  处:《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7JK0193);陕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201SRW4,2015QN05).

年  份:2018

卷  号:43

期  号:8

起止页码:826-8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医治提供基因组学证据。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检索得到12例T2DM患儿和24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Gen CLi P 2.0,STRING及Cytoscape等软件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有关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号通路、基因-通路相互作用、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和预测价值评价。结果:共筛选出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58个(73.42%),表达下调的有21个(26.58%),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防御反应、对外刺激反应、炎症应答等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利什曼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和IL-8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典型子网络的3个重要链接节点;JUN和IL-1β基因是关键基因,其均与1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T2DM患儿外周血的JUN基因表达下降,IL-1β基因表达升高;JUN和IL-1β基因对儿童T2DM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论:T2DM患儿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JUN和IL-1β基因与儿童T2DM关系密切,IL-1β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T2DM的预测效果较好。

关 键 词:2型糖尿病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儿童  

分 类 号:R72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