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兰州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Ozone in Lanzhou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 Xiujuan;JU Tianzhen;XIE Shuntao;GUO Meiying;ZHANG Xue;ZHANG Hui' e;ZHANG Shengcai(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lege,Lan Zhou 730070,China;Zhixing Colleg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 Zhou 730070,Chin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 Zhou 730000,China;Meteorological Bureau,Lan Zhou 730030,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 [2]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730070 [3]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兰州730000 [4]兰州市气象局,兰州73003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0907);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17YF1FA120);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7-RC-69)
年 份:2018
卷 号:46
期 号:4
起止页码:355-3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OMI臭氧遥感数据,结合甲醛垂直柱浓度、气象数据以及经济数据,分析了2005~2015年兰州地区臭氧柱浓度时空变化格局,并探索了影响臭氧的新气象因子,总结达到臭氧污染的日照、气压等气象条件,确定影响臭氧柱浓度的主要人为源并确定其限域。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夏季柱浓度值最高,冬季、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夏季波动幅度最大,其余三季波动幅度较小且平稳。2)11年中,臭氧柱浓度具有较大的波动。2005年至2010年快速增长到最高值331.997 DU。2010年之后,臭氧柱浓度缓慢下降,2014年起有回升趋势。3)OMI遥感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根据AQI的线性关系划分了臭氧柱浓度的污染等级。结果指示了11年大气臭氧空间变化,2005~2009年5年间研究区全区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良,2010年全区轻度污染,后两年污染逐渐减弱,2013~2015年全区恢复至良。4)根据兰州发展的趋势以及周边城市的关系,划分了兰州经济圈及功能区,并结合臭氧柱浓度空间分布图得出臭氧污染与经济特征的密切关系。5)正弦模型拟合后臭氧柱浓度变化趋势呈不明显的周期性,说明臭氧的人为来源贡献较大。6)创新探索影响臭氧污染的新气象因子(日照、气压等参数),并确定其重要人为源限域。
关 键 词:OMI 臭氧柱浓度 时空分布 兰州市 中国
分 类 号:P421.33[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