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RI鉴别诊断老年骨质疏松与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磊[1,2] 朱晶洁[3] 沈龙山[1] 朱传涛[1]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蚌埠233000 [2]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安徽蚌埠233000 [3]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安徽蚌埠233000

出  处:《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KJ2015B007by)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69-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骨质疏松与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脊柱骨转移瘤压缩性骨折患者)34例,共计42节椎体,对照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1例,共计69节椎节。分别比较两组患者MRI影像学特征、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椎体形态以倒楔形(69.05%)、扁平形(26.19%)为主,椎体信号以T1WI低信号(95.24%)、T2WI高信号(88.10%)、DWI高信号(92.86%)多见,椎体后缘形态以膨隆为主(85.71%),椎弓根多出现膨大(80.95%)、T1WI低信号(69.05%),椎管软组织多出现结节肿块(83.33%)和环形增厚(69.05%),对照组患者椎体形态以楔形(47.83%)、凹陷形(43.48%)为主,椎体信号以DWI低信号(82.61%)、T1WI低信号(66.67%)为主,椎体后缘形态以成角为主(78.26%),椎管软组织以出现环形增厚(30.43%)的比例较高,两组患者在椎体形态、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形态、椎体信号、椎管软组织形态改变水平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41,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及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对骨质疏松与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上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关 键 词: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 骨转移瘤 椎体压缩性骨折

分 类 号:R44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