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沈阳市柔性引进人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Problems and the Targeted Measures of Flexible Introduction Talents in Shenyang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璐[1,2,3] 景红双[4] 周旷昕[5,6] 薛冰[2,3]

JIANG Lu;JING Hongshuang;ZHOU Kuangxin;XUE Bing(College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Institute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Western China,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Key Laboratory for Environment Compu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16,China;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German-Sino Promotion Centre for Environment and Energy,Berlin D10623,German;Germany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Personnel Exchange,Berlin D10623,German)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3]辽宁省环境计算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5]德国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德国柏林d10623 [6]德国留德人才交流协会,德国柏林d10623

出  处:《科学与管理》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7-it85);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XHJJ-1611);沈阳市重点科技研发项目(17-232-5-10)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57-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NSSD、普通刊

摘  要: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引擎,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决条件。本文选取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流失现象都具有代表性的沈阳市为案例,基于103份调查问卷,采用数据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沈阳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沈阳柔性人才政策存在覆盖面较窄、较保守、操作性不强以及省外知名度较低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沈阳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政策的对策建议:建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快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聚集。同时设立域外研发机构,提高沈阳国际认知度,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人才政策新优势。

关 键 词:柔性人才  人才引进  沈阳市  

分 类 号:C962[公共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