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技术  ( EI收录)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in the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凌雪[1] 吴萌蕾[1] 廖原[1] 周羿辰[2]

LING Xue;WU Meng-lei;LIAO Yuan;ZHOU Yi-chen(Key Labora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Northwest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yrus Tang Labora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Shaanxi Institut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Cultural Heritage,Xi’an 710075,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2]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出  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15JF0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9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80002); 西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7

起止页码:2026-20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EI、IC、INSPEC、JST、PUBMED、RCCSE、RSC、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物信息的提取与研究对于揭示古代遗物内涵的人类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的工艺技术特征,探寻文物制作技术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病害调查分析,为保护文物提供有效信息。由于文物不可再生的珍贵性,探索和应用现代无损分析技术进行文物研究和保护尤为重要。该文细致梳理了目前主要在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用于文物内部和表面影像分析的X光照相技术、红外成像技术、CT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文物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用于文物化学组成分析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用于文物物质结构分析的微区XRD、反射式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同时,对这些无损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期随着科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无损分析技术未来将向着小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方向发展,在文物研究和保护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无损分析技术  文物 影像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结构组成  

分 类 号:K8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