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产业分工及空间经济联系的特征和机理研究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ivision and Spatial Economic Ties of the Pearl River-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among the C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廉超[1,2] 林春逸[1,2] 姚辉[3]

LIAN Chao1,2 , LIN Chun-yi1,2 , YAO Hui3(1.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epart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2. The Pear River Xijiang River Economic Hol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广西桂林541004 [2]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3]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城镇化多元格局实现路径研究"(15BMZ080);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理念下珠江-西江经济带乡村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ZX2017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多维贫困测度与减贫策略研究"(15CMZ003);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应及机制研究"(YCSW2017072)

年  份:2018

卷  号:54

期  号:2

起止页码:5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CSA-PROQEUST、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大部分城市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广州、南宁、柳州三大城市的相对专业化程度仍较低,直到2013年才发生较大变化。各城市间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产业结构具有较大趋同性。广州、南宁与省内其他绝大部分城市之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呈动态上升趋势,城市间产业内部结构的差异性有所扩大。各城市产业发展未呈现较大差异,地域分工优势尚不明显。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到了2014年其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已有较大增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合作、自然地理位置和环境、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影响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产业分工及空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珠江—西江经济带  产业分工 空间经济联系 影响机理  

分 类 号:F12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