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今中医治疗干眼症的用药规律    

Analysis of Drug Use Law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CM in Treating Xeroma Based on Data Mi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文瑾[1] 谢琳[2] 刘勤[1] 白惠玲[1] 王虎平[3] 吴红彦[3]

WEN Jin;XIE Lin;LIU Qin;BAI Huiling;WANG Hupin;WU Hongyan(Ophthalmology,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Lanzhou 730000,China;Clinical College,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raduate School,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机构地区:[1]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3]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西部中医药》

基  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编号GZK-2017-46)

年  份:2018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69-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利用频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治疗干眼症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干眼症有关古医籍和现代文献报道,摘录中药治疗干眼症的条文,统一标准化命名中药,建立数据库,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结果:共涉及方剂75首,中药164味。1)频次:按频次排序,前10位的药味依次是甘草、枸杞子、熟地黄、麦冬、菊花、当归、白芍、茯苓、牡丹皮、玄参;前10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发散风热药、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利水消肿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利尿通淋药。未使用祛风湿类药、驱虫药和涌吐药。2)聚类:所有药物频次总计695次,频次≥8次以上的23种药物经过聚类分析显示,古今用药四气偏向不明显,大多味甘,归肝、肾、心经,功效大多涉及滋阴、补血、明目、止痛等作用,兼顾清热、除湿、活血、疏肝等作用。结论:利用频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可较好地挖掘中医治疗干眼症的用药规律,并能结合临床,建立假说,指导用药,但更全面更确切的用药经验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 键 词:干眼症 组方用药 古今 数据挖掘  

分 类 号:R473.5[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